天津北方网讯:最近,津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降雨,随后又被高温侵袭,大家普遍感受到“白天蒸、晚上煮”的酷热,出门时仿佛要被“煮熟”了!目前,今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天气已对我国多地造成影响,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超过40℃。截至7月4日16时30分,全国共有754个省、市、县(区)发布了高温预警。
引起注意的是,国家疾控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特别关注孕妇、老人、儿童等群体以及慢性疾病患者,建议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医。这样的警示也表明了“高温防暑”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中暑的危害与急救方法
对于普通人而言,“中暑”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然而,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的症状各异。其中,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死率极高,从轻微中暑到致命的热射病,可能只需数小时。
若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通风:快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保持平卧,松解衣物,促进散热。
- 降温:将患者移至凉爽环境中脱去衣服,进行皮肤按摩,必要时可用冷水浸泡。
- 补水:使用淡盐水或含盐饮料补充流失的体液,严重时请立即拨打“120”求助。
使用空调的健康技巧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选择在家享受空调来逃避高温,但在炎热的天气中,正确使用空调同样很重要。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专家建议:
- 温度设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老年人可适当调高。
- 适应时间:尽量在高温环境中稍作停留,再进入空调房,以减少体温骤降带来的不适。
- 通风换气:每1-2小时开窗通风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缺氧。
高温天气中的健康小提示
在炎热的夏天,除了防止中暑外,还需要警惕以下健康问题:
防止“脑结冰”
在运动或劳作后,大量出汗时如果立即吃冷饮,可能导致“脑结冰”,引发头痛、恶心等症状。建议在出汗后至少等待2小时再食用冷饮。
防止心肌梗死
高温天气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心血管专家指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尤其危险,若有胸闷等不适,老年人应及时就医。
防止胃肠疾病
夏季贪吃冰凉食物可能刺激胃肠,导致腹泻等问题,特别是脾胃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应格外小心。
防止皮肤病
夏季高温易导致皮肤病,出门时注意防晒。若出现皮肤异常,应及时就医。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大家要时刻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做好防暑工作,以便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同时,推荐大家关注[J9九游会官网],获取更多健康小知识和防护措施,共同维护大家的健康安全。